“照骗”式营销终将“塌房”
2025-04-17 09:37:44? ?来源: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据《法治日报》报道,近日,多地网友控诉线上预订酒店遭遇“照骗”:有人花千元预订海景房,推门发现内部照片竟全是渲染图;预订大床房,进门发现“这床还没我家沙发大”……更离谱的是,有消费者要求退房竟被索要违约金,关于“酒店房型不符退房却被收取80%违约金”的新闻,还登上了热搜。 移动互联网时代,线上预订酒店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。然而,许多消费者带着对美好旅程的期待入住后,却发现酒店与预订平台上显示的照片和描述大相径庭,这种现象被不少网友戏称为酒店“照骗”。 预订酒店货不对板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侵犯,更暴露出商家和平台的责任失守。在这场“图片游戏”中,商家以“艺术效果”为由,用广角镜头、渲染图或盗用其他场景图片制造视觉欺骗,又以“图片仅供参考”的格式条款撇清责任,让消费者有苦难言。作为第三方中介,电商平台也难辞其咎。在利益驱动下,一些平台对商家资质和宣传内容审核“放水”,默许商家上传渲染图,甚至提供“一键智能美化”工具,误导消费者。 此类“照骗”之所以频频“现身”,也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不无关联。一方面,证明宣传与实物存在显著差异且直接影响消费决策,往往需要专业鉴定;另一方面,维权涉及调解、诉讼等环节,周期长、成本高。种种障碍,让不少人无奈放弃维权,变相给了商家提供“照骗”的胆量。 酒店使用“照骗”的本质是诚信缺失,破解“照骗”困局,需要商家、平台与监管方共同行动。商家需明白,靠“套路”获得的短期利益终将反噬品牌,只有诚信经营、让消费者“所见即所得”才能获得长期效益;平台则应强化内容审核,认识到放任商家虚假宣传只会透支用户信任;监管不能只是事后处罚,应建立“事前预警、事中监管、事后追溯”全流程监管机制。各方合力而为,才能让更多游客安心拥抱“诗与远方”。 (实习生:冯紫珊 指导老师:付迎红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